r
r
一套赏心悦目的餐具
r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
r春天到了
r这套“小清新”餐具你值得拥有
r今天,一起认识绿玻璃描金花餐具
rrr r rrr流光溢彩!
r古人的“高定”餐具美哭了
rr rrrr这组绿玻璃描金花餐具
r与其说是宴饮之器
r不如说是一套“春日限定”艺术品
r每一件都精致玲珑
r既实用又极具观赏性
rr
餐具以淡绿色玻璃为胎
r颜色清透如春日新叶
r描金线条在阳光下忽隐忽现
r粉蓝白花卉似浮在空中的水墨画
r在玻璃的折射下流转如星河
r6件套的餐具组合里
r蜡台像会发光的翡翠柱
r△蜡台
r油瓶在光影下流转着青绿涟漪
r小盘中藏着星辰般的金丝花纹
r△油瓶、小盘
r大盘为光素底
r口沿排列一圈“小碎花”
r格外清新雅致
r△大盘
r盖罐、盖盒更是流光溢彩
r粉彩点染出永不凋零的桃李
r没有宝石镶嵌却自带高光
r△盖罐、盖盒
r谁说实用与美学不能兼得?
r古人早已把人间烟火
r淬炼成了生活的艺术
rrr r rrr匠心独运!
r玻璃与描金的绝美邂逅
rr rrrr在瓷器称霸天下的年代
r玻璃曾是价比黄金的奢侈品
r直到明清时期
r欧洲商船涌入中国的各个口岸
r西方的玻璃器传入中国
rr
这套餐具不只外形精致
r更承载着最前沿的跨国技艺
r欧洲传教士带来玻璃配方
r拓展了本土的玻璃制作工艺
r△盖盒
r中国工匠则将描金工艺推向新高度
r在玻璃表面编织出立体金网
r再以粉彩点缀三色花卉
r最后经二次低温焙烧定型
r△盖罐
r相较同期欧洲描金玻璃的写实风格
r中国匠人更追求“金隐翠显”的诗意
r金线主要勾勒花卉轮廓
r留白处依靠玻璃本身的折射
r营造朦胧美感
r△油瓶
r每件成品历经数十道工序
r是清代餐桌上名副其实的“高定”
rrr r rrr清代玻璃器图鉴
件件都是爆款单品!rr rrrr康熙三十五年(公元1696年)
r内廷成立了玻璃厂
r专门为皇家制造各种玻璃器
r便开启了玻璃制作的“黄金时代”
r这些清宫珍藏
r个个都美在人心尖上
rrr rr rr1r rrrr清蓝玻璃描金花盖罐
rrrrrr蓝色和金色的撞色对比
r华丽而不失清雅精致
r△清·蓝玻璃描金花盖罐,沈阳故宫博物院藏。
r鎏金缠枝纹在深蓝底色上绽放
r鱼篓造型暗含波斯艺术特征
r其弯曲弧度极大的器型
r要求工匠必须一次性吹塑成型
r无论审美还是工艺都令人拍案叫绝
rrr rr rr2r rrrr清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
rrrrrr古代的粉盒也叫油盒、黛盒
r是古代妇女存放脂粉和香粉的化妆盒
r△清·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,沈阳故宫博物院藏。
r这件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
r自带柔焦效果
r盒盖水银镜至今仍能照见妆容
r粉彩芍药在磨砂玻璃上晕染渐变
r三只铜制兽头足稳稳托起少女心事
r这样的“补妆神器”
r放在现代也是美妆达人的心头好
rrr rr rr3r rrrr清掐丝珐琅玻璃座灯
rrrrrr四块玻璃灯罩
r分别绘有四季花鸟、山石图案
r鎏金云纹立柱巧妙隐藏油灯结构
r△清·掐丝珐琅玻璃座灯,沈阳故宫博物院藏。点击图片了解更多→
r当灯芯点燃,珐琅彩透过玻璃
r产生霓虹般的渐变光晕
r四时之景映照其中
r古人的创意实在太超前
rr rr当春日阳光漫过描金纹路
r我们依然能触摸到
r匠人们把生活变成艺术的心跳
r在玻璃的流光中
r我们看见18世纪东西方艺术的对话
r也读懂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魅力
rr
r
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孙煜祁 视觉丨朱灵萌 技术丨李照瑞 审校丨朱冬梅 储佩君 统筹丨刘莹 田昊原 特别鸣谢丨沈阳故宫博物院 总台辽宁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
r(央视新闻客户端)
rr